如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被大范围地分裂了,从最早的 iOS、Android、H5 三个平台,变成了如今的 9 个,分别是:
iOS、Android、HTML5、微信
小程序、支付宝
小程序、十大手机厂商的快应用、百度小程序、今日头条小程序、淘宝小程序。
很明确的是,这个名单还在增加中。
且不管未来,先称为 9 大平台吧。
这 9 大平台的流量,各个日活过亿,大把用户。其中,iOS、Android、H5、
微信小程序这 4 个已经是既成事实的主流平台了。
百度、头条的流量和场景也是能满足生态需求的,支付宝和淘宝则在商户领域必有一席之地。而小米、华为、OPPO、vivo、魅族、中兴、金立、联想、努比亚、一加这10 家国内手机厂商联合推出的快应用也在挟 OS 而令各大 CP。
可是,作为开发者,真的要为这 9 个平台都写代码吗?莫急,我们先来分析下这 9 大平台都有什么优势劣势。以及,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 9 大平台、自己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呢?估计大多数人还没理清,下面就来好好地捋一捋。
先来分析技术特点,一个事物在商业上的特点,往往是其技术特点决定的。
一、
各种小程序和快应用,我们统称为动态 App。
动态 App 是介于原生和 HTML5(以下简称为 H5)之间的:
从技术架构上来讲:
它是 App 而不是远程网页,同时它又是动态执行而不是原生那样编译安装,所以才能“即点即下即装即用”。注意这里是 4 个”即”,不是网页那样“即点即用”,它是有下载和安装过程的,只是很快并努力做到让用户无感知。而原生 App,从下载到安装要经历很长时间,每让用户多等待一会儿,就会多出一批折损。
目前各大市场的原生 App 从下载到启动的激活率都不足 50%。那么假使开发商为一个下载付费 5 元,那么其一个激活的成本实际在 10 元以上。而动态 App 和网页一样即点即用,激活率在 90%以上,那么动态 App 就可以显著降低开发者的每激活用户单价。
从功能体验来讲:
它也是介于原生和 H5 之间。相比 H5,它多了很多能力:本地化、持久存贮、扫码等等做 App 必须有而 H5 没有的能力。但相对于 OS 的几十万 API 而言,动态 App 并没有封装那么多 API,常规业务不受影响,但确实很多原生 App 的功能在动态 App 下无法实现。
从留存、用户 ARPU 值来讲:
也是介于原生和 H5 之间。更丰富的功能和优秀的体验对应着更高的留存,更高的付费转化率,更高的用户 ARPU 值。另外动态 App 大多不能顺利在手机桌面创建图标,二次使用便利性不足,这导致留存和 ARPU 也不如原生。
动态 App 就是这样一种中间形态的产物,它的优势是在于获取方便,流量大且成本低。
而原生 App,虽然留存最高、ARPU 值最高,但获客成本也是最高的。
原生 App 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格局,有明显瓶颈,少数巨头公司拥有亿级体量,大肆抬高应用商店的流量价格,侵占用户的桌面有限位置,这使得中长尾应用很难发展。
在原生时代,日活不过千万的业务很难活好,投资人也不爱搭理。但动态 App 时代,日活百万的小程序创业公司活得很不错,投资人趋之若鹜。
也就是说,动态 App 打开了一个繁荣的中长尾时代。不管是爱书人、还是学广场舞的老人,这些细分人群的服务和触达,动态 App 是非常合适的载体。但想提升留存、ARPU 值,动态 App 也有天然瓶颈。
分析一圈后,我们可以拉出如下这张 9 大平台关键指标对比表,请仔细阅读。
9 大平台关键指标对比表
其实各家平台的动态 App 都还没开始商业化,但这里把微信的流量成本写成“极低”,而其他家写成“低”,是因为微信的流量从未商业化过,微信不是靠卖流量赚钱的,开发商的获客成本里,没有被微信剥削的环节。
而其他动态 App 所属平台,本身是卖流量的,即使现在时机不成熟或广告系统不完善无法商业化,但未来开发者在其平台获客,是要付出代价的。所以它们的获客成本,始终要比微信高。
二、
对比了 9 大平台的特征,下一步,对于开发者来说到底怎么选择呢?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温馨提示】小程序服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身份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25995300@qq.com 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,作者观点不等同于小程序服务网观点。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,请知悉。